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9-12-27 浏览次数:
2012年先后在湖南大学和法国国立路桥学校(ENPC)取得结构工程和材料科学双硕士学位;2013至2017年在丹麦奥胡斯大学化学系及纳米交叉学科中心(iNANO)先后从事博士和博士后研究,2016年获博士学位;2017年至今在瑞士Empa从事博士后研究。2018年获“Marie Skłodowska-Curie Fellow(玛丽居里学者)”称号。目前担任国际能源研究会(RILEM)两个委员会的委员,以及10多个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人。研究方向为水泥基材料的耐久性能,包括碳化、氯离子吸附、硫酸盐腐蚀和碱-硅反应。近年来,在建筑材料领域发表学术论文35篇,其中通讯和第一作者SCI论文18篇。累计影响因子125,总引用率600余次。其中,在领域内影响力最高的期刊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CCR)上发表学术论文11篇。5篇文章分别为发表当年所在期刊季度25篇“最热门”文章之一,3篇文章分别为2019年期刊季度25篇“高被引”文章之一。
报告摘要:
现代混凝土由于引入了不同矿物掺和料以及新型胶凝材料使得混凝土材料的性能与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实现建筑材料多功能化的同时,现代混凝土的服役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和严酷,再加上多种材料性能与不同严酷环境的多因素耦合作用,使得对现代结构混凝土的耐久性能评价和寿命预测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理解混凝土材料的劣化机理对提高现代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